2022年,全南县全力落实党建质量过硬行动,首创县直机关党组织“5G”联盟党建模式,开展“五比五创”活动,积极探索“红色管家”城市党建品牌创建,实行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双报告”积分制管理,激发社区治理新活力,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
春节前夕,一场2022年度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创评验收工作“大比武”在全南举行。县委“摆擂”、乡镇党委、村党支部“比武”,这是全南县全面检验各乡镇模范党组织创评工作成效,全面提高机关党的建设质量,有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比武”怎么比?围绕党的建设、产业发展、美丽乡村等3个方面20项指标情况,采取“实地观摩+现场打分”的方式,考核人员深入全县9个乡镇12个村现场查看“业绩”,并结合前期查阅资料,客观公正评选出2022年度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
“大比武”机制,让各级党支部比出成就感、干出收获感。过去一年,全南县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谋划打造模范机关工作,创新开展“五比五创”活动(比学习,创政治可靠忠诚之星;比基础,创组织过硬模范之星;比业绩,创担当作为表率之星;比奉献,创服务一流榜样之星;比作风,创作风优良效率之星),推动模范机关打造走深走实,以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助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模范不模范,支部比比看。全南县赋予党建“红底色”,创新搭建“五比五创”活动载体,科学制定模范机关创评表,围绕“政治可靠、组织过硬、担当作为、服务一流、作风优良”5个方面,细化成15个项目35条具体创评细则,对全县71个县直(驻县)单位及乡镇实行“星级化”管理,每年评选15至20个五星级模范机关。坚持以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全南推行“五声五零工作法”,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提升”活动,办结“急难愁盼”事项2104件、群众满意度达99.4%,让服务更加高效更有温度。
“美丽中国,山绿起来人富起来,面朝大海中国春暖花开……”1月18日,陂头镇“三请三回”暨首届乡村春晚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精彩上演,干部群众欢聚一堂,用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歌唱好日子,欢乐过大年。
“受众在哪里,党的声音就传递到哪里。”2022年,全南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把“党建+文明实践”提升放在突出位置,将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制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党建“一子落”,治理“满盘活”。全南县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片区网格,打造县、乡、村(社区)三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阵地矩阵,积极探索“13486”工作法,组建常态化长效化的党员志愿服务队伍,精心打造“党群服务+文明实践”15分钟活动圈,推动基层要事共商、组织共建、问题共治、资源共享,推动机关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得益于党建力量“赋能”,“兜起”民生大小事。全南结合“六个一”机制设置助老助残、法律援助等七大服务主题,推动2188名在职党员“双报到”并认领岗位,在11个城乡社区推行“群众点单、中心派单、组织接单、群众评单”模式推行志愿服务量化积分,上线5000余个点单项目,并以储值积分兑换相应物品或社会服务,切实解决群众难题;巩固优化已有的“众说舞台”理论微宣讲、文明实践“云广播”等文明实践特色品牌,培育打造了“四点半课堂”“老来弦”幸福发声、“科普小课堂”照亮未来、“红色乡村”冠名研学等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受益群众达4.5万余人次。
“一身正气绘宏图,两袖清风明法纪”“为官似镜月相知,立世如莲尘不染”……日前,全南县纪委县监委联合全南县文化馆、龙源坝镇党委举办送春“廉”勤廉教育活动,让党员干部在浓浓的新年气氛中过“廉节”。
过去一年,全南县以作风建设为切入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打造比肩大湾区的一流营商环境。全南邀请“两代表一委员”担任“监督员”、聘请第三方公司作为“体验官”、组织机关党组织书记现场“走流程”,推动减环节420项、减材料90项、减时限30.86%,使“全速办”营商环境品牌越擦越亮。
服务的提质增效,离不开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全南县组织、纪检等部门紧盯与企业和群众联系密切的窗口服务部门,组建5个营商环境暗访组常态化开展“体验式”暗访22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8个,推动建立和完善制度6条;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营商环境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查处问题46起64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人,通报曝光3起6人,以强有力的监督执纪问责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祛“痛点”疏“堵点”。
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全南县聚焦“一把手”权力边界不明确、领导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不到位等问题,细化量化4大块36项具体任务,并派出5个专项监督检查组开展“嵌入式”监督检查,累计向有关县领导发送履责提示8份,查处落实“两个责任”不力问题11起16人,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责任压得更实。同时,出台作风建设负面清单,综合运用日常谈心谈话、走访调研、约谈提醒、督查检查、政治家访等方式,加大通报曝光力度,有力有效地推进勤廉全南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