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时光,除了遛弯、聊天,金龙镇水口村村民们有了更丰富的选择。移风易俗工作开展以来,当地利用农闲时机,采取“宣讲+文艺”志愿服务方式,用快板、舞蹈、民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逐步引导村民破除陈规陋习,厚植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
“我们经常在这里演出,大家伙都爱看。”说起演出,县人社局驻水口村第一书记肖玉的言语里是藏不住的欢喜,每次的节目单既要有老年人爱看的传统快板、年轻人喜欢的热辣歌舞,还有为宣传党的政策自编自演的小品、情景剧。
为破除陈规陋习,水口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还将移风易俗写进了《村规民约》,对红白喜事作出规定,统一费用标准,并提倡仪式简办、减少宴席规模。同时,在节假日群众聚集场所宣传倡导移风易俗,发动村民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
新村规的实施让彩礼与红白喜事办理时间大幅下降。全南县抓住“关键少数”,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开展移风易俗,带头宣传陈规陋习的危害性,带动广大群众转观念、破旧俗、立新风。
好风尚就是这样一点点培养起来的。为深化群众自治,全南县拓展理事会功能,强化党建引领,建立“村党支部+村民理事会+农户”机制,引导群众在公益事业、移风易俗、环境整治中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探索出一条“以事明理、以理服人、以法促治”的乡村治理新路。此外,县乡村全覆盖建设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08个,推动基层阵地融合、队伍融合、活动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一专多能、同向发力,通过组建的653支志愿服务队伍,在传递文明理念的同时,把先进文化“播种”百姓心间。
经过润物细无声的浸润,文明种子已浸入全南的各个角落,越来越多的善举正在被看见、被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