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坚持“政府搭台,侨界唱戏”,聚侨心、维侨益、引侨资,充分放大侨领侨胞的“乘数效应”,将实实在在的“侨资源”转变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侨动力”。
一、搭建平台“聚侨心”。一是建好“侨智库”。深入开展好国内外侨情普查,建立健全侨胞侨属、侨资企业、华人华侨、海外侨情的动态信息,充分涵养侨务资源。二是学好“政治课”。在侨界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教育,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等内容,先后组织侨界代表人士90余人次开展学习教育活动4次,引导侨界人士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三是讲好“侨家事”。深入开展“侨家故事我来讲”先进人物宣传活动,在微信公众号、侨界群众联谊群等平台载体广泛宣传侨界人士爱国向党的先进事迹,教育引导侨界群众传承爱党爱国传统,主动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四是办好“侨活动”。今年以来,组织归侨侨眷、侨企代表60余人次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宣讲、交流座谈活动3次,组织30余人开展“同享端午 侨心向党”交流座谈、“同心暖侨粽飘香 非遗润侨传新风”主题活动,组织港澳台侨代表人士20余人开展县情考察服务活动,亲身感受经济社会发展变化。
二、畅通渠道“维侨益”。一是搭建为侨服务平台。“为侨服务、以人为本”宗旨,先后在城市社区和登峰科技公司建设了2个“侨胞之家”,建设了检侨驿站和侨联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全方位维护侨资企业合法权益,多维度推进侨界群众凝心聚力。二是组建为侨服务团队。联合县检察院和县法院成立“检侨驿站”和“侨联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由县侨联主席、一名县检察院副检察长、一名县法院副院长和一名检察官助理、一名法官助理、一名书记员组成工作团队,建立了法律服务平台、法治宣传平台、矛盾纠纷化解平台。三是开展为侨服务活动。深入开展“暖侨行动”“代侨探亲”等活动,2023年,为15家侨资企业减税752.6万元,获财园信贷通800余万元,为辖区归侨侨眷办理事项50余件次,办结率100%。
三、创新模式“引侨资”。一是建立协调招商机制。定期走访侨资企业,加大帮扶服务力度,建立县委统战部、商务局、侨联、侨企等协调招商机制,利用侨资企业、侨界人士的独特优势,动态掌握侨企投资动态。二是发挥侨界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华侨华人、归侨侨眷、留学归国人员熟悉海内外市场和国际规则的优势,广泛衔接全球产业链,引导侨资企业聚焦电子信息等重点招商方向,积极牵线搭桥助力全南招商引资,促进侨资产业和消费项目落地。三是积极开展人文交流。借助雅溪古村“全省对台交流基地”平台,积极向侨界人士展示我县优质文化资源,讲好全南故事、传递全南精彩、展示全南形象,为我县各项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2022年以来,先后引进雅胜高新材料、德泰包装等4家侨资企业落户,为全县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