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全南县群团综合服务中心挂牌成立。群团中心围绕“组织共建、阵地共用、资源共享、活动共办、服务共融、人才共育”任务要求,突出群团组织的政治性、服务性和群众性,建立“一核”“两翼”“三联”“八平台”工作机制,形成组织合力助推作用发挥,努力从组织架构、服务平台、活动阵地、制度机制和管理运行等多个方面推进一体化、协同化改革,群团组织加强、群团阵地建强、群团服务做强、群团合力聚强、群团影响增强的改革成效初显。
提高站位,突出一个核心,以党的建设带动群团建设。打破群团组织各自为政的组织格局,根据共建共享的原则,致力于“大党建”引领“大群团”,坚持“党有号召,群团有行动”这一核心,把群团建设作为党的建设一项重点任务,将“政治引领”和“服务职工群众”这个基本职能贯穿于群团阵地和平台建设,以及文化活动、宣传教育等各个环节,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转变工作作风,积极主动融入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党建带群建,抓党建促群建。
立足职能,建全制度机制,夯实群团组织工作基础。把群团组织体制机制和功能定位作为群团改革工作的“两翼”,坚持从源头上分析解决问题,在健全完善体制机制、科学设置功能定位上下功夫、做文章,确保改革顺利推进。体制机制方面,在坚持各自章程的基础上,为便于工会、妇联、团委、工商联、科协融合发展、协同推进工作,综合人员力量、活动阵地、工作性质等因素,建立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功能定位方面,以群团服务中心为工会、妇联、团委等一体化建设的载体和平台,把引领、服务职能贯穿各项工作的始终,并设立窗口岗位开展工作,打造协同联动、一体推进的群团工作新格局。先后制定和出台了《群团综合服务中心管理办法》《群团组织“网格化”包片联点服务制度》等 15项工作制度,从制度机制、功能定位上进一步规范和强化群团组织的融合度,增强群团组织的凝聚力。
创新方式,多方协调联动,不断提升群团组织活力。在群团组织具体工作中,以“活动共办”“阵地共用”为原则,制定组织上联姻、模式上联动、行动上联手的“三联”工作法,交叉捆绑,以日常工作促进各部门的协调融合。组织上联姻,充分发挥群团党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联合开展各类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群团组织活力;模式上联动,坚持“力量共用、资源共享、阵地共建、活动共办”理念,在群团组织服务平台建设、管理和运行上捆绑融合,特别是在管理运行上, 突出服务理念和制度机制,形成以群团工作部为领导机构、群团各部门通力协作的模式;行动上联手,即以群团服务中心为依托,工会、妇联、团委等重点工作转移到群团服务中心,在服务大厅设立接待受理、群团建设、就业创业、困难帮扶、法律咨询、权益保障等6 个工作岗位,将职能相近的工作并入同一服务平台,联合开展工作、举办活动,遇事大家商量着办,切实增强了群团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初步解决了工青妇组织人员不足、各自为阵、力量分散以及影响力低等突出问题。
建立平台,建强活动阵地,提升服务群众职工能力。依托工会一楼办事大厅,县总工会投入10 余万元,打造出融服务、宣传、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群团服务中心,设有服务大厅、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职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群团之家、老干部活动室(棋牌室)、培训教室(道德课堂)、健身室等功能室,为群团组织联合办理业务、开展活动提供了阵地。为管理和使用好活动中心这个阵地,群团组织坚持“明确职能、分工协作”的管理方式,按照“统筹规划、共建共享、科学管理、融合发展”的原则,建立了“八位一体”服务平台,即思想引领和宣传教育平台、困难帮扶救助平台、依法维权平台、就业创业扶助平台、法律咨询援助平台、群团组织建设平台、职工群众文化活动平台、信息对接平台服务平台, 实现了群团组织之间的资源、技术、信息等协同合作,力争达到平台互联、渠道互通、资源共享目标。

3月19日,县群团综合服务中心举办挂牌仪式,县委副书记、副县长卢兴广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李建华共同揭牌,仪式后召开工作会,调度群团综合服务中心运行及职责明确工作

9月3日,县群团综合服务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班子成员答记者问

联合开展十二场春节游园会、八场读书沙龙会

群团中心人员组成及日常办公

12月22日召开群团中心2021年工作总结及运行机制完善协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