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5日下午,全市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更大的力度、更强的举措用好试点成果,乘势而上、开拓创新,真正把这件大事办成办好,努力在全国争一流、站前列。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县委书记曾平,县委副书记、县长边建忠及黎庆美、许瑞强在我县分会场收听收看。

会议指出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做实基层、打牢基础的重要改革。要充分认识到,这是争取人心、凝聚人心的政治任务,是以文化人、化风成俗的文化工程,是示范争先、锻造品牌的必然要求。赣州作为全国试点先行的地区,我们要深化思想认识,更加自觉地抓好拓展提升。
会议强调
要优化资源整合,更加有力地推动阵地建设。要因地制宜建网络。按照方案时间节点要求,细化明确阵地建设规范,结合实际分批分期推进,加快构建“中心、所、站”全覆盖的三级网络体系。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工作就开展到哪里”,积极向大学校区、工业园区、风景旅游区、公共文化场馆、窗口单位等领域延伸覆盖,在广场、公园等打造“不设围墙”的实践点,拓展文明实践工作矩阵。要高效整合强功能。坚持共建共享理念,把各条块的资源有机整合起来,实现“文明实践搭台、部门联动唱戏”,打破“各自为政”的阵地壁垒。统筹工作需要和群众实际需求,合理设置书画室、活动室、四点半课堂等功能分区,积极拓展“一室多用”功能,实现“办公场所最小化、服务群众最大化”。要发挥优势聚资源。研究具体配套措施,积极推动中心、所、站与辖区内学校、医院等合作共建,推动更多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实现常态化、项目化运作。充分发挥“五老”人员、杰出乡贤、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动员企业积极参与文明实践活动。同时,县域之间、乡镇之间、村社之间的资源要尽可能流通共享。
会议要求
要细化工作举措,更加务实地组织实践活动。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常态化开展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真正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打造成群众想来、愿意常来的地方。要引领群众树正气。着力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将“大道理”变为“小故事”、“普通话”变成“地方话”,真正让群众感到解渴管用。用好赣南丰富的红色资源,持续讲好百年党史故事,搞好红色历史展演,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开展各种各样的创评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摒弃封建迷信、陈规陋习。要贴近群众接地气。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各种手段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立群众喜爱的活动“菜单”和项目。调动“草根明星”、文艺骨干、乡土能人的积极性,让群众上舞台当主角,提高群众的参与度。要服务群众聚人气。结合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用心用情开展便民利民服务。把文明实践活动有机融入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不断拓展深化服务内容,更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把党的关怀和社会的关爱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会议强调
要强化责任落实,更加广泛地凝聚工作合力。要全面压实责任。健全挂点联系、结对共建等机制,确保工作一体谋划、一体推进。县乡村三级书记要亲自抓、带头做,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要加强工作保障。进一步加强市县两级文明实践中心的能力建设,配齐配强基层文明实践员,分级分类搞好培训,形成多元投入机制。要严格督查考核。延续星级动态评估机制,健全成果展示、学习交流机制,激励各实践中心(所、站)争先创优,坚决把服务群众的阵地建好,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会议要求
思想认识要再提高。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站在践行“国之大者”的高度,充分认识高质量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性,抓紧制定具体的操作方案,将任务分解和责任落实到位,高效推进。工作力度要再加大。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着力在资源整合、阵地管理、队伍建设、活动开展、品牌打造、完善机制上下功夫,推进文明实践工作持续走深走实。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丰富创建形式,积极拓展文明实践的内涵与外延,真正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传播新思想、唱响新时代、建设新生活的“主舞台”。整体合力要再加强。坚持市、县、乡、村四级统筹推进,将中心建设与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有机融合,市直相关单位要加强对县市区的指导和支持。整合优质实践资源,提升基层文明实践活动的质量,打响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赣州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