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县委书记曾平深入一线调研指导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他强调,要高度重视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压实工作责任,提升管理水平,创新做好帮扶机制、融入路径和社区治理“后半篇文章”,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把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打造成产业发展、文明新风、社会治理和感恩教育的样板。
县领导黄健、冯健全、朱新梅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

调研中,曾平一行先后来到金龙镇、南迳镇、龙源坝镇、陂头镇易地扶贫搬迁点等地,实地了解搬迁安置点的设施完善、社区管理、就业帮扶、产业培育等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和举措。

就进一步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曾平指出,要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动态掌握搬迁群众的劳动能力、就业创业意向等,切实做到精准帮扶;要实现迁出地、迁入地管理的无缝对接,搬迁群众和农村党员以迁入地管理服务为主,同时保障他们在迁出地的相关权益;要落实落细后续扶持措施,着力解决搬迁群众产业发展、稳岗就业等方面的问题,针对不同的搬迁对象,各乡镇要因户施策落实产业发展、转移就业、创业支持、帮扶车间、公益性岗位等扶持措施,确保各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曾平强调,要建立健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常态机制,要健全领导机制,明确县领导挂点指导,乡(镇)党委书记牵头负责,强化帮扶单位力量,适当增配人员具体抓落实;要落实回访机制,每月开展一次回访,重点查看搬迁群众收入变化、社会保障等情况。要完善社区治理服务机制,明确每个安置点由“点长”负责牵头抓总,每栋楼选定“楼栋长”、居民小组长、妇女小组长参与社区管理,推动迁入地居民管理共建共治,增强搬迁群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要丰富提升精神文化生活,通过整合示范镇建设等相关资源,进一步完善文体活动配套设施,因地制宜设立“孝老食堂”“托幼学堂”等,持续提升社区文化氛围和景观绿化,不断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