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位置导航 : 首页>>工作动态>>县内动态

县内动态

全南:山黛水清满眼绿

发布时间: 2022年11月28日 17:09:35
  十里桃江满目诗画,龙兴水库碧波荡漾,天龙山景区绿荫叠翠,城园相融风景如画,特色小镇风光秀美,古村文化韵味悠长……时下虽是初冬,但漫步在全南县城乡,绿水青山触手可及,因绿而美,借绿生金,一幅“绿富美”的生态画卷在全南大地次第铺展。

一城青翠织锦绣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美丽的桃江河畔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欣赏,河边街公园人来人往,尽情享受生活的惬意。


全南县桃江河畔


  “以前,这里泥砖房成片,破败不堪,见不到绿,更谈不上美。”回想起河边街原来的模样,家住桃江岸边的居民李先生皱了皱眉头。

  十年前,全南县城的河边街,民房林立,设施陈旧,是一个集中连片的棚户区,也成了县城发展的一处隐痛。为了推进城市建设,全南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大力实施桃江北岸城市更新项目,近70%面积用于公共设施和绿化,真正做到“还地于民、还利于民”。如今,河边街特色街区典雅时尚,商贸繁华,公园里绿树成荫,芳草萋萋,新城楼矗立其间,廊亭别具一格,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近年来,全南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规划建绿、拆违补绿、拆墙透绿等方式,一块块边角地与景观、文化、健身休闲设施相融合,串起市民的绿意生活,城市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南县先后建成桃江公园、梅子山公园、若湖公园、河边街公园等18个城市公园和2个大型广场,以及零星散落的“口袋公园”,让城市更绿色、更健康、更可持续。

一江清水两岸绿


  “这里风景优美,两岸绿植茂盛,江水碧绿,空气清新,乘船畅游桃江,别有一番风情。”近日,从外地回来的刘先生和家人来到鼎龙·十里桃江游玩,享受这山清水秀的美景。


十里桃江美如画


  “一江清水还复来”的美好图景变为现实,得益于全南县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用心用情保护水环境、呵护水生态。全南县建立了“党政领导、县乡村三级河长管理”的责任体系,对河湖划界,给河流上“户口”,实现了每条河流、每个河段都有人管,做到常态化巡河,用行动守护着一方清水,绘就了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画卷。

  在全南县南迳镇,桃江河流过中切村。每天上午,村级河长谭辉林都要到河堤进行日常巡查,每天的巡河情况他都会记录在河长制APP上,实现巡河轨迹实时上传,水质情况及时呈现。

  像谭辉林这样的河长全南共有120名。为深入落实河长制,全南县开发了智慧河长制综合管控平台,通过河长制手机APP和无人机巡查等科技手段,对河道实行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全方位保护境内河流。目前,全南县水功能区水质监测达标率为100%,水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提升。同时,全南县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狠抓重点流域水质管控,取缔河湖水库禁养区网箱养殖,建立完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源一档”,确保过境断面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水质保持国家Ⅲ类以上。

一片绿海泛金波


  花儿香,人儿忙,产业地里“黄金”长。近日,记者走进全南县中寨乡罗坊村的赣南惠之村农业生态基地,只见山坡林下的铁皮石斛长势喜人。


农户正在采收铁皮石斛花


  中寨乡的铁皮石斛是全南县发展林下经济的一个缩影。全南县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不断推进林下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绿色崛起、生态富民的新路子。全南县还充分利用国有林场公益林、天然林的林下土地资源,通过“企业(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村级经济组织+农户”的模式,辐射带动农户发展林下产业,助农增收致富。目前,全县种植林下灵芝、草珊瑚、厚朴等森林药材及林下作物近14万亩,参与农户达1.2万户,户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林业产业,一头连着“百姓富”,一头连着“生态美”。全南县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林药、林菌、林禽、林蜂等产业,把绿水青山转化为助推乡村振兴的绿色动力,带活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同时,全南县持续高标准推进低质低效林改造、国土绿化、森林乡村创建等工作。目前,全南林地总面积达199.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3.39%。2021年,全南获评“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全南县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做好“绿色+”文章,推进资源聚集、服务聚集、产业聚集,催生产业融合裂变升级,让“美丽生态”产出更多“美丽经济”,加速壮大旅游康养、电子信息、品质农业等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