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就赣好“十四五”】
近日,2025年江西省十大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案例发布,赣州市有3个科技成果转化案例上榜,分别是:青峰药业集团“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PA抑制剂类抗流感药物‘玛舒拉沙韦片’获批上市”,中科鸿虔新材料“承接国家科研项目‘柴油车尾气净化新材料’成果产业化”,虔东稀土集团“推动‘离子型稀土矿钇元素高效分离技术’中试转化应用”。这些案例围绕我市大健康、有色金属和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的技术难题实现攻坚突破,是我市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致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生动写照。
“十四五”以来,我市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标深圳着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市本级科技专项预算从2021年的2.35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3.66亿元。
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主体。我市鼓励以链主企业为主体建立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联合体,实施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强化成果转化环节关键技术攻关;支持企业建设技术中心,充分发挥其在企业创新体系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重点在先进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目前,全市共获评3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8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列全省前列。
科技创新平台作为人才、资金、信息等各类创新要素的汇聚地,是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载体。我市用好2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335个省级创新平台,推动越来越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赣州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成立后,又在县级层面布局建立了现代家具、稀土新材料及应用、钨新材料及应用、电子信息、锂电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集群成果转化分中心,立足全市产业发展需求,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全流程开展支撑服务。(记者张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