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位置导航 : 首页>>工作动态>>上级动态

上级动态

世界首条稀土永磁磁浮轨道交通工程试验线竣工

发布时间: 2022年08月10日 09:37:11 文章来源:赣南日报

世界首条稀土永磁磁浮轨道交通工程试验线竣工

陈俊卿干勇张文海李卫杨春和沈保根张洪杰李克坚等出席

  8月9日上午,由江西理工大学牵头,与兴国县人民政府联合中铁六院、中铁工业、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等单位共同完成的永磁磁浮轨道交通工程试验线——“红轨”在兴国县顺利建成。

  省政协副主席陈俊卿,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张文海、李卫、杨春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沈保根、张洪杰,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李克坚,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敖宏,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新生,江西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杨斌,南昌航空大学党委书记罗嗣海,省政协副秘书长欧阳剑雄,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小强,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黄庆龄,省国资委副主任卢正大,省科技厅副厅长席宏,市领导何琦、韩高峰出席相关活动。

  此次建成的试验线南起永丰站(高铁兴国西站),沿站前大道东侧绿化带敷设,北至静调库。线路正线长约800米,均为钢构高架线。磁浮列车采用2辆编组,载客能力为座席32个、定员88人,最高设计运行时速80公里。该试验线因位于革命老区兴国县,所以被誉为“红轨”。

  “红轨”是迄今为止建成的世界首条永磁磁浮轨道交通系统工程试验线,试验线的建成标志着一个安全、便捷、高效的中低速、中低运量的新制式轨道交通系统诞生。稀土永磁磁浮轨道交通系统实现了永磁悬浮技术与空轨技术的完美结合,是继电磁悬浮、超导磁浮之后,开辟的一种新的磁悬浮技术路线,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稀土材料应用及永磁磁浮轨道系统研究的又一重大成果。

  当天上午,在“红轨”产业招商推介会上,现场集中签约10个项目,总投资114.3亿元。(记者邹忠辉 杨帆 彭梦琴 通讯员洪小莹 曹泽)

全球首条永磁磁浮空轨列车试验线建成

“红轨”亮相兴国

  8月9日上午,“兴国号”永磁磁浮空轨列车驶出兴国县永丰站,标志着全球首条永磁磁浮轨道交通工程试验线——“红轨”在赣州市兴国县顺利建成。

“兴国号”永磁磁浮空轨列车驶出永丰站。

  此次建成的试验线南起永丰站(高铁兴国西站),沿站前大道东侧绿化带敷设,北至静调库。线路正线长度约800米,均为钢构高架线。磁浮列车采用2辆编组,载客能力为坐席32个、定员88人,最高设计运行速度为每小时80公里。

“兴国号”永磁磁浮空轨列车进站。

  该试验线因处于“将军县”兴国县,被誉为“红轨”。磁浮列车命名为“兴国号”,车身由红白相间的颜色组成,两侧车头标有56颗星星,寓意为向将军县兴国56位开国将军致以崇高的敬意。

平稳行驶中的“兴国号”永磁磁浮空轨列车。

  “红轨”是迄今为止建成的世界首条永磁磁浮轨道交通系统工程试验线,试验线的建成标志着一个安全、便捷、高效的中低速、中低运量的新制式轨道交通系统诞生。稀土永磁磁浮轨道交通系统实现了永磁悬浮技术与空轨技术的完美结合,是继电磁悬浮、超导磁浮之后,开辟的一种新的磁悬浮技术路线,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稀土材料应用及永磁磁浮轨道系统研究的又一重大成果。

游客参观“兴国号”永磁磁浮空轨列车。

旅客试乘“兴国号”永磁磁浮空轨列车。

  “红轨”由稀土永磁悬浮系统、直线电机牵引驱动系统、智能定位与通信信号系统、运行控制与安全保障系统、轨道支撑与牵引供电系统、车辆装备系统等六大部分组成。“红轨”具有绿色、智能、安全、经济的显著特点:系统实现零功率悬浮、低功耗运行;运行过程中不产生废气排放和电磁辐射,对人体和环境无伤害;应用5G通信、北斗定位、智能传感等信息技术,深度互联和智能融合列车、乘客、环境、设备等实体信息;有独立路权,不受其他交通工具的干扰;系统能耗和运维成本小,90%的材料可以循环利用。

“兴国号”永磁磁浮空轨列车乘务员。

磁浮永丰站对接高铁兴国西站。

  据悉,“红轨”系统的研发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4年11月至2019年9月,在工信部“十二五”稀土专项立项支持下,建成了60米永磁磁浮轨道交通系统技术验证线,科技成果被评价为“整体技术国际先进,导向运输系统填补了国际空白”;第二阶段为2020年5月至2022年7月,在赣州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由江西理工大学牵头,兴国县人民政府联合中铁六院,中铁工业旗下中铁科工、中铁宝桥、中铁九桥,中国通号、金力永磁及富尔特电子等单位共同完成“红轨”的工程试验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