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位置导航 : 首页>>工作动态>>上级动态

上级动态

全方位全周期守护人民健康——赣州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走笔

发布时间: 2022年09月02日 09:17:59 文章来源:赣南日报

        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成绩突出,多次获得国务院通报表彰;全省唯一建设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设区市;健康赣州建设迈出铿锵脚步……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近年来,赣州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突飞猛进,一幅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民生画卷在赣南大地徐徐展开。

  一直以来,赣州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紧紧围绕健康赣州战略,聚焦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等问题,全力推进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用心用情守护百姓健康,努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目前,全市医疗卫生机构8640所,床位数达到6.02万张、执业(助理)医师2.28万人、注册护士2.88万人,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全覆盖。

  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成效明显

  8月31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的施工现场,各种机械设备正在紧张作业,工人们在有条不紊地施工,呈现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该项目于今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医院感染楼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是我市建设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之一,该项目建成后,将发挥广东省人民医院优势资源,进一步优化我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以全省一流国内领先的医疗服务水平,为赣南地区及赣粤闽湘四省毗邻区域群众提供更好的就医环境,大幅提升公共救治能力。

  我市高度重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先后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合作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赣州医院和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成为全省唯一建设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设区市。我市将投入50余亿元,建设两个区域医疗中心新建项目。为了确保建设工作取得实效,我市高规格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5位市领导任副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举全市之力推动建设工作。

  目前,两个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与输出医院的合作亮点纷呈、成果丰硕。南方医院已经选派侯凡凡院士等10个名医工作室落户赣州医院,南方医院派驻专家总数达121人,已经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13项,其中41项填补了省、市技术空白,引进了一批新药物、新方法和新设备,开展了一系列高难度手术,全院三、四级手术率提升8.1%;四大中心学科手术率提升12.9%,外转病人同比下降48%。广东省人民医院已连续派出8批次101名博士服务团进驻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陆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75项,其中多项技术填补全国、省、市空白。南方医院赣州医院普外科列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实现了零的突破。

  健康赣州建设全面推进

  全市累计开展健康科普“六进”活动2420余场,共计服务群众265万余人次;2616家单位达到市级“无烟单位(党政机关、医疗机构、学校)”建设标准,无烟单位建设实现全覆盖;9个县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县,41个乡镇启动创建国家卫生乡镇……这一组组鲜活的数据,是健康赣州建设迈出铿锵步伐的有力见证。

  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进健康赣州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显著增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高,健康环境持续改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有效推进,医疗服务能力持续增强,成功申报成为全国医养结合、安宁疗护和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全覆盖建立市县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50个,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服务。

  健康赣州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民生工程。聚焦影响人民健康的主要问题,我市持续深入推进健康促进行动、爱国卫生运动,扎实做好“一老一小”工作,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提升妇幼健康服务,一项项举措落地落实,推动了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目前,全市现有备案托育机构370家,托位数21570个,每千常住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2.4个。各县(市、区)均有一家安宁疗护示范机构,271家医疗机构申报建设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全市医养结合机构51家。

  为守护人民健康,我市也在提能力、扩资源、夯基础方面持续发力。实施了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投资162亿元建设医疗卫生项目146个,建成了“城市15分钟、乡村3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享受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设立7个院士工作站,3年共引进博士128名、硕士599名,让赣南革命老区人民也能享受一流的医疗技术服务。同时,有力有效推进县级医疗卫生项目建设,今年22个续建项目全部达到时序进度,27个新建项目中已开工建设26个,加快优质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让赣南人民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服务。

  综合医疗改革成绩亮丽

  我市因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明显,五年内三次获得国务院通报激励;连续七年在全省高质量发展深化医改考核中排名第一;成功实现国内一流医院对口帮扶县级综合医院全覆盖,成为老区中的“特区”;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工作入选国家卫健委《2021年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典型案例》……

  这是赣州综合医疗改革亮出的亮丽成绩单。

  赣州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坚持“市级引领、县强、乡活、村稳”的工作思路,创造性地落实国家医改部署,全市医疗改革持续纵深推进,被确定为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和高质量发展双示范地区。全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绩突出,15所城市公立医院和37所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启动综合改革,充分释放优质医疗资源,构建起了优质高效的公立医院运行管理新机制。医疗服务能力多项指标排名全省第一,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满意度、职工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

  赣州成为医疗服务价格国家试点城市和全国按病种分值付费示范点城市,组建了以赣州市人民医院、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赣州市立医院为牵头医院的城市医疗联合体,并推行统一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全市已建立37个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和6个专科联盟,组建家庭医生团队3000个,覆盖医疗机构593个。我市因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绩突出,五年内三次被国务院评为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被国务院通报表彰,实现全省高质量发展医改考核“五连冠”。

  聚焦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我市持续夯实分级诊疗基础,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目前我市24所县级医院先后与国内一流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全部签订帮扶协议,实现了国内一流医院帮扶我市所有县级综合医院全覆盖,全面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完成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整体升级,赣州“看医生”掌上医疗平台覆盖全部县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平台注册用户数达23.06万。初步建成“看医生”区域影像平台,已完成全市35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147家乡镇卫生院的上线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