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实施提高民生品质行动项目447个,年度计划投资231.81亿元;围绕就业、托育等主要民生短板实施重点攻坚,其中就业岗位项目24个、年度投资9.53亿元,托育项目22个、年度投资3.06亿元;今年一季度实际新开工提高民生品质行动项目161个,累计完成投资77.65亿元……一组组数据,让人感受到赣州暖暖的民生温度。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我市坚持以重点项目实施带动民生改善,加快民生领域“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稳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为建设赣州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坚实民生保障。
夯实民生之基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赣县区城关幼儿园西园项目工地上,工人放弃假日休息,加紧进行收尾工作。目前,该项目已全面竣工,正在等待联合验收,计划于9月份招生开学。该幼儿园新增270个园位,将有力缓解周边区域适龄幼儿入园压力。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是广大家长的期盼。我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教育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通过新建、住宅小区配建、闲置校舍改建、政府购买服务和奖补等方式,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在全省率先实现每个乡镇建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目前,全市共有公办幼儿园1751所。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就近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我市优先保障办学条件,优化学校网点布局,强化项目建设。2022年,全市实施教育重点项目132个,完成投资92亿元,新增入园园位1.43万个、上学学位7.02万个。
在五一期间,信丰县组织开展了系列招聘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在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城乡劳动者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不少求职者在招聘会现场找到了心仪的岗位。
就业是民生之本。赣州坚持把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增收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助企纾困、稳岗拓岗,持续打好减负稳岗扩就业组合拳,就业项目均按时序进度完成,全市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2022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93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1.56万人。
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将就业项目纳入全市“提高民生品质行动”重点项目调度推进,聚焦项目建设,着力破解瓶颈,强化要素保障,高位推动,持续打好“降缓返补创”组合拳,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搭建求职招聘对接平台,着力提供政策性岗位,积极通过促进就业增收提高民生品质。
目前,我市正以建设或提升1个覆盖全市就业服务对象的智慧就业平台、1个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5项职业技能培训专项行动、N个公共实训基地,以“1+1+5+N”模式健全完善公共就业服务设施,推进建设“智能化、市场化、精准化、产业化”四化一体的赣南革命老区高质量就业服务示范区。
筑牢民生底线
近日,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赣州医院(蓉江院区)项目施工现场,千余名建设者奋战在一线,抢抓工期,争分夺秒推进工程施工。目前该项目主体结构已完成60%以上,计划于2025年12月交付使用。南方医院赣州医院(蓉江院区)建成后,将增加床位约1500张。
我市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和广东省人民医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成为全省唯一建设两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设区市。合作共建以来,两家医院累计引入新项目、新技术188项,南方医院赣州医院普外科列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
医疗是民生之需。赣州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聚焦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等问题,全力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用心用情守护百姓健康。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多次获国务院通报表彰,我市被确定为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和高质量发展双示范地区,建成运营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与空军军医大学签约共建“重大疾病创新抗体药物与分子医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全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再上新的台阶。全市67个医疗卫生项目列入提高民生品质行动,并全部开工建设。国内15所一流医院对口帮扶我市24所县级医院,市直(驻市)医疗机构和21所县级医院先后与26家国内一流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对标一流合作实现全覆盖。
基层医疗卫生事关百万群众的身体健康。我市持续加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全市2663名村医实行“乡聘村用”,154所乡镇卫生院通过一级医院等级评审。市财政投入2655万元,分三年为基层培养1050名卫生人才。新增财政投入17.24亿元支持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建设,乡镇卫生院新增床位数5930张,新招聘医技人员2102人。
日前,章贡区24个邮储医保便民服务点全面开通运行,让更多的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医保业务。这是赣州市中心城区“医保15分钟服务圈”建设的一个缩影。
基层医保部门是打通医保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为努力解决好医疗保障领域人民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我市全面推行医保经办全覆盖,加快实现经办一体化,实现更多医保政务服务事项乡(街道)、村(社区)均可办理。
赣州市医疗保障局直属分局以“暖心医保”品牌为引领,打造医保经办“百千万”工程,在镇、村、银行、商会设经办、代办点近300个,培养专兼职经办人员1000余名,切实构建起“15分钟服务圈”,为章贡区、赣州经开区、赣州蓉江新区100余万名参保人提供经办服务,使人民群众在医疗保障方面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老有所养,是关系群众福祉的民生大事。我市不断健全基本养老服务制度,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基本养老服务。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推动了一批养老服务项目建设,今年已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35亿元,全年计划投资9.93亿元,推动养老服务重点项目建设39个。全面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健全城市15分钟养老服务网络,逐步构建“兜底有保障、普惠有供给、高端有选择、居家有服务”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
提高幸福指数
近日,记者走进崇义县吉祥花园小区,随处可见的阳明文化小景观,重新修整的沥青大路面,五彩缤纷的社区小花园映入眼帘……“以前这里是‘脏乱差’的代名词,糟心得很。经过改造后就不一样啦,小区处处干净亮堂,基础设施得到提升,还增加了休闲健身场所,日子过得更舒服了。”老旧小区换新貌,小区变得好看又好住,小区居民欧克文笑得合不拢嘴。
住房是民生之要。我市聚焦群众对更好居住条件、更美人居环境的期盼,从群众最关心的住房问题入手,多措并举改善群众居住生活条件,积极打造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实施了公租房、人才住房、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重大惠民工程。
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老百姓获得感的重要工作。我市始终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社会工程,自2017年在全省率先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以来,全市累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666个、惠及群众14.35万户,一大批老旧小区蝶变为功能完善、环境整洁、业态丰富、管理到位的新时代美丽家园。
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上下楼”难题,我市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列为重点民生实事,高位推动、全力推进,让更多居民享受到加装电梯的惠民政策,打造了一批加装电梯精品示范项目。目前,全市已审批加装电梯746台,在建165台,已建成487台,建成数量居全省第一。
家里住得舒心,出行也很便利。早上7时50分,家住章贡区东外街道附近的黄莉出门上班,驱车上高架快速路,20多分钟后就抵达了位于赣州经开区的公司。“以前我们上班路上要花一个多小时,而且经常堵车,有了快速路后,时间大大缩短,幸福感满满的。”黄莉说。
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快速路建设,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重要通道,“五区”规划的“四横六纵”快速路网254公里,其中新建快速路约169公里,远期绕城公路改造为城市快速路约85公里。目前已建成通车快速路及连接线57.4公里,形成了快速路高架小循环,串联了章贡区、蓉江新区、赣州经开区之间快速交通,进一步畅通城市道路,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
武陵大道快速路等第二批快速路建设正在有序推进,第二批快速路计划于2025年建设完成,届时快速路总里程将“破百”,实现中心城区任意位置出发,10分钟内可进入快速路系统;中心城区任意位置出发,30分钟内可到达黄金机场、高铁西站、高速公路出入口;五区中心区域任意两个位置可在40分钟内实现互联互通,形成中心城区“10、30、40”都市生活圈。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民心所向,政之所行。翻开近年来我市的民生账本,求学、就医、安居……一个个民生项目生根开花结果,如同雨露滋润心田,老百姓脸上绽放出的美丽笑容,是对民生改善最生动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