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位置导航 : 首页>>工作动态>>上级动态

上级动态

情景音舞史诗《长征组歌》在赣州成功首演 李克坚宣布正式启幕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02日 08:27:58 文章来源:赣南日报

         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之际,情景音舞史诗《长征组歌》在赣州长征剧院成功首演。这是《长征组歌》回归故乡后,历经近三年时间在原版的基础上打磨创排,以情景再现、音舞融汇的全新演绎方式呈现的一部全景式纪录长征、多形态展现长征精神的艺术作品与文旅产品相结合的“文旅版”演艺剧目。

  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克坚宣布情景音舞史诗《长征组歌》正式启幕,市领导钟小武致辞、邹治宇主持。省文旅厅副厅长陈晓平,省文联一级巡视员张越,市领导黄蓬勃、姚勇、陈秀华出席。《长征组歌》词作者萧华之女、项目艺术总监萧霞致辞。此剧目总导演甲丁、执行总导演赵京生介绍了项目创作情况。朱德元帅后代、罗荣桓元帅后代、叶剑英元帅后代、粟裕大将后代、陈赓大将后代、张云逸大将后代、萧华上将后代,以及中央国家机关第六批对口支援挂职干部、市直相关单位负责同志等近千人共同观看演出。

  当日,赣州长征剧院座无虚席,舞台上火光四射、红旗飘扬。随着嘹亮的军号声响起,二万五千里“长征之旅”拉开序幕。“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慷慨激昂的旋律,荡气回肠的朗诵,身临其境的舞台特效,以及演员们精湛的歌舞表演,生动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的历史场景,台下观众仿佛穿越时空,回到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切身感受长征的艰辛与伟大,感悟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

  70多分钟的演出过程中,台下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谢幕时掌声经久不息。“舞台效果很震撼,不管是听觉上还是视觉上都给我们带来一个非常逼真的体验。看完后我对长征的历史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把长征精神传承好、发扬好,为赣州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观众杨有强说。

  “这个剧目创新性地把音乐、舞蹈、诗歌以及舞台的光电特效等融合在一起,把《长征组歌》里的每一首诗具象化,带给我们全新的感受,艺术价值很高,很值得一看。”观众孙颉说。

  “我看了以后,非常感动,非常振奋,我们从小就是听着唱着《长征组歌》长大的。今天我们通过艺术的形式把长征这一段历史展现出来是很不容易的。我们要让更多人了解长征、认识长征,传承好长征精神,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决心。”朱德元帅后代朱和平说。

  据了解,《长征组歌》原版是一部大型声乐套曲,由《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等十个曲目组成,被誉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开国上将萧华将军作词,军旅作曲家晨耕、唐诃、生茂、遇秋谱曲,是一部用诗词全景展现长征全程、用音乐生动再现峥嵘岁月的红色经典。

  为大力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让《长征组歌》焕发新的时代光芒,我市邀请开国上将萧华之女萧霞担纲艺术总监,著名导演、词作家、著名编剧甲丁担纲总导演,著名导演赵京生担纲执行总导演,对《长征组歌》的艺术呈现进行整体提升和情景化再现,在尊重和保留其原作风貌的基础上,通过定制化的剧场舞台空间,结合现代科技手段,用情景化、形象化、国际化的艺术语言,历时近3年打造了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红色文旅产品——情景音舞史诗《长征组歌》,实现了从声乐套曲到情景音舞史诗的升华,填补了赣州中心城区没有红色演艺项目的空白。

  “相比原版,情景音舞史诗《长征组歌》融合唱、演、歌、舞、戏曲等艺术元素于一体,汇聚声、光、电等当代科技手段和特殊表演、特效设计于一台,带给观众沉浸式体验,既忠于原作、忠于史实,又彰显赣州的创新精神。”总导演甲丁介绍说,“为让这个剧目能够完美呈现给观众,所有演职人员倾力排演,从外场排练到场内合成历时4个月的时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此次首演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之后将开启常态化演出,推动红色文化从中心城区蔓延至我们的赣州全市。”此次这个剧目落户赣州中心城区,既是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深耕和发展,又是丰富中心城区红色文化产品的重要举措,必将为赣州这片红土圣地再度奏响信仰强音,为赣南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汇聚磅礴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