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位置导航 : 首页>>工作动态>>上级动态

上级动态

对口支援结硕果 苏区振兴谱新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口支援赣州工作速写

发布时间: 2024年09月09日 08:59:47 文章来源:赣南日报

    平台建设蹄疾步稳,赣州多个国家级和省级质检中心、重点实验室相继建成,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示范创建成效显著,赣州在知识产权、网络市场监管、药品安全监管等领域荣获多项国家级荣誉,成为行业发展的典范;品牌培育工作成绩斐然,赣南脐橙、赣南茶油等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价值不断提升,新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以来,特别是2021年1月24日《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出台实施以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始终高度重视赣南苏区的对口支援工作,将其与定点帮扶工作紧密结合,同部署、同推进,精心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对赣州市、会昌县展开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口支援工作,为赣州和会昌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取得了丰硕成果。

  挂职干部是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力量。在人员支援方面,2022年以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安排3批次3名处级干部、3批次14名中组部选调生赴会昌县挂职。他们是挂职单位的“联络员”“协调员”,也是政策落实的“执行员”,确保了各项帮扶政策精准落地、生根发芽。与此同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司(局)级以上领导先后13人次前来赣州指导工作,他们深入基层实地调研,为当地发展给予资金支持力度空前。2022年8月至今,赣州先后获得市场监督管理相关中央专项补助资金2145万元,用于保障全市市场监管、食品药品抽验检测等方面,为赣州的市场监管工作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帮助会昌协调3600万元帮扶资金和物资,用于建设洞头畲族文化广场,修缮联班第、苞茂第等古建筑群,以及建设3500亩国家级毛竹标准化示范基地和1200亩芙蓉李公园,推动会昌乡村生态振兴。政策扶持精准有力,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先后出台对口支援会昌县的系列措施,涵盖支持乡村振兴、“独好会昌”特色品牌创建、基层市场监管能力建设以及“援县促市”等多个领域,为赣州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和支持。

  在对口支援帮扶中,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项目为抓手、以问题为导向,重点在“输血”帮扶变“造血”上进行了思考和探索。推动长三角、大湾区等地市场监管局支持会昌氟盐新材料产业与国内大型重点氟化工企业建立联络员制度,破解了困扰会昌首位产业多年的发展难题,有力促进了会昌氟盐新材料首位产业的加速发展。协调“质量认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试点示范落地会昌,引入阿里集团在会昌建设低碳可循环现代农业项目,推动会昌县人民政府与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县共有10个产品通过了“圳品”评价,率先打通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质量品牌通道。支持会昌数字化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打造江西省首个国家级数字化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依托职能优势,帮助会昌加速品牌打造,助力高质量发展。指导会昌深入实施《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开展“市场监管专家苏区行”“质量认证三进”系列活动,会昌县入选国务院质量强国建设工作成效突出县市,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通报,是全国仅有十个获此殊荣的县市之一。会昌县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获评苏浙皖赣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典型案例25佳。会昌区域公共品牌“会昌独好”集体商标成功注册,“会昌米粉”“会昌桔柚”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会昌酱干获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会昌米粉成为全国首个通过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认定的米粉产品,“国家贝贝小南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标准委考核评估和验收。

  在总局领导的特殊关心和挂职干部的指导帮助下,赣州市场监管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建成国家级技术平台4个,机构数量和检测能力居全省设区市第一位、中部地区领先。3次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获批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获评首批全国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是中部省份首个、全省唯一获评的地级市。赣南茶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入选2022年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筹建名单。“赣南脐橙”连续十年获评水果类地理标志产品价值榜首、获评2023年度十大最具代表性中欧地理标志产品,“赣南茶油”连续七年荣登全国区域品牌百强榜。

  对口支援工作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着赣州这片红色土地,使其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未来,赣州将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继续深化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的紧密合作,不断巩固和扩大对口支援成果,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奋力书写赣州振兴发展的壮丽篇章。